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三年前,一家机构计划收购位于望京的写字楼,征询我们的意见。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信心爆棚,拍着胸脯说:“大望京地王(前景如何)咱不好说,这个项目地处望京核心区,32(销售单价)应该是有保证的......”最后的结果是,那家机构对该项目的价格增长有顾虑,转向投资了另一个潜力更好的项目。


一晃三年过去了,当今的望京已经成为北京写字楼市场最热的区域,租金近十(10//平米),售价破五(5万元/平米),俨然已成为商办市场的一线明星。当年一众号称“专家中的战斗机”的家伙们,无论是拍胸脯的还是没拍的,恐怕都没预见到这个趋势。由此看来,市场加上岁月,捉弄的就是我们这种人。

看走眼的感觉固然不好,但更糟糕的是不清不楚糊里糊涂。我试着还原一下当时和当下的市场背景,看看能否找到一些我们忽略的线索和变量。

三年前(2010)的市场背景

1.
房地产政策:地王潮引发政策性报复,房地产限购、限贷的政策出台。 
2.
资金股市依旧疲软,增发等融资功能被暂停,影子银行开始兴起,投向城投债和房地产,鄂尔多斯温州等地的民间信贷出现崩盘迹象。
3.
开发商兵分三路,“下乡”(进军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和“刚需市场”,开启新一轮投资拉动热潮。住宅这个品种的“去投资化”在当时,尚未形成普遍共识。
4.
投资客户情绪国进民退引发的民间资本资产转移需求达到高潮,银河SOHO 借此大势快速销售,当年单盘近200亿的销售额可见一斑。
5.
写字楼供应:土地供应方面,丽泽商务区和CBD 核心区开始招标;租赁市场因指标项目和指标租客多在2008-2009年的新增租约内(写字楼的标准租期一般为35),尚处于温和增长状态。

如果说,一个区域的写字楼的表现是上述这五股力量合力的结果,那么在这三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看到:

 

1.在政策方向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同时,民间信贷、二线城市商业地产(泡沫化)、地方城投债乃至外贸融资平台等投资渠道依次坍塌,资金投向的“收窄”相比“从紧”的冲击力更大,民间资金的情绪转而投向传统品种“避险”,助推了一线核心城市房地产的增长。不受政策压制的写字楼市场刚好享受了此轮的红利。
2.
央资国资企业在京总部的扩张,直接推动了写字楼租金水平的疯狂上涨。“有形之手”和“强中央”似乎在为北京的商办市场做“价值背书”。有趣的是,这轮上涨和挤压的动能,是沿着东、西三环的南北轴线向外释放的,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望京、丰台总部基地、亦庄、中关村形成了写字楼的副中心。而类似通州、石景山这样的位于东西轴线延长线的版块,虽也有增长,但热度似乎要弱一些。
3.
丽泽和CBD东扩区,本来理应最该成为高租金和高售价的优先收益者。但由于土地开发进度的迟缓,使得望京幸运的在市场中得到了第一顺位。

如果上述的因素继续发酵,望京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可以预见的短期,价格上涨动能的持续强烈,外围投资渠道的缓慢坍塌会继续推动民间资本涌入这个细分市场。

但是,这一趋势将持续多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还没有答案。
因为此番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国家资本力量的助推和挤压,来自于境内有效投资渠道的愈加匮乏。如果这个力量格局不变,映射到写字楼市场上,就很难出现拐点。

0

话题:



0

推荐

王珂

王珂

3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誉翔安合伙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