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SOHO中国的销售力超强,在业内是有目共睹,其销售体制——“末位淘汰制”之残酷也广受非议。我还在SOHO中国工作的时候,同事们会经常讨论一个问题:在前一年还是销售冠军的某个副总监,怎么相隔数月就被淘汰了?在诸多的解释和分析中,我发现一种观点很有意思:每个副总监都会组织团队维护一群客户,并保持强有力的服务黏性。他被淘汰,不是因为他不再聪慧和努力,而是因为他所维护的那群客户,因为经济快速波动,生意衰退了,进而不再有追加的购买力。最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跟进温州客户的销售员在08年逐步被淘汰;对应的,另外一些销售团队业绩突飞猛进,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客户突然富裕起来——如06-08年的煤老板,在购买力上一跃晋级土豪,天文数字的销售业绩也就自然而然。

 

借由这种思路分析下去,我发现在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领域,经济环境、客户、销售员这三者间生成了一种互为投影的关系,经济决定了资本属性与生长模式,资本特性附着在个体身上成为了不同的土豪客户,而客户又通过购买商业地产,投射到了销售员的业绩上。

 

我们分析客户,除了常规统计外,往往会追加个笨办法——找来一张大纸,把每一个时间段发生的重大政策变化、经济事件、成交业绩、客户结构等等信息,分类汇总收集,放在每一周里面,观察其中的规律和相关性。办法虽笨,但将十年来数百亿的交易数据与上述思路做对照,还是能归纳出一些基本规律。

 

过去十年商业地产客户的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3年

背景关键词:高增长低通胀、百业繁荣、闲钱补缺。

 

这是个商业繁荣的时间段。繁荣的标志,除了绝对意义的增长,还有多样化——行业普遍盈利、投资渠道多元化。当时中国加入WTO,宣告了遍地黄金的时代拉开帷幕。

 

回顾当时的客户所处行业,从农机具生产到律师楼,从秀水个体户到影视明星,似乎到处都有赚钱的行当,人人都是成功人士。房地产对客户而言,最多算个标签,而商业地产,和那些高档住宅相比,仅仅是因为具有收租能力,而被当作沉淀主业利润的工具之一。

 

那时的商业地产项目,价格抬不上去,单宗购买金额也以百万计者居多,客观上也造成了当时写字楼和商铺的租金回报率较高。

 

这个阶段基本是商业地产的启蒙阶段。

 

第二阶段2004-2007年

背景关键词:高增长高通胀,人民币升值,印钞机启动,全民狂欢。

 

商业地产销售里的很多个第一次是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比如第一次被客户因买不上写字楼而怒砸售楼处,第一次把写字楼不按单套而是按层销售等等。分析这些销售事件和策略的成因,几乎全部汇聚在一个要素上:有钱的客户越来越有钱了。基础资源、股市、房地产等各个领域,在印钞机的全速开动和制度缺陷的共同配合下,造就了无数亿万级的土豪。而这里面的佼佼者,当属能源区域的民营老板。日后,我们戏称,做商业地产的祖师爷,不再是李嘉诚,而是李四光。因为北至内蒙、南至陕北,这条在地质学意义上的断裂带,因地下财富的涌出贡献了无数土豪客户。

 

狂欢背后,第一轮销售员的集体淘汰出现了,因为温州客户的迅猛崛起和闪电消失,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正逐渐形成暗流。与被淘汰的对应,传统制造业的客户反而在放大购买力,究其原因,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伴随着主营业务规模达到临界状态,边际收益快速递减。

 

第三阶段2008-2011年

背景关键词:低增长高通胀,产能过剩,国进民退。

 

印钞机印出来的,在“蜜”的状态,仅停留在资产层面,还算是焦虑;但伴随时间的推移,“蜜”变成了“水”,整体通胀带来的就是恐慌了。而在这个非常时期,以调控之名,行国家掠夺民富之实的国进民退,则加剧在民营老板心里的恐惧感。

 

因为能实现瞬间承接客户的避险资金,商业地产在这段时期逐渐登上了房地产的主舞台。单宗亿元的交易,已经不算亮点。而最高的16亿的单宗交易,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民间资金从地方、从主业出逃的窘态。

 

在这种市场情绪下,商业地产的销售价格,也被扭曲到没道理可讲的地步,没人关心租金回报率,也不那么关心未来涨价多少,只要能顺利将家产平移,一切好谈。反映在销售员群体,以"李四光价值链"作为核心客户的同僚,至少在财务收益上,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点。

 

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

背景关键词:底部盘整,投资渠道进一步萎缩,货币空转。

 

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核心要素的分配权收归中央(事权审批、贷款及上市融资许可等),让这个市场快速回归中国特色——双轨制。在这种局面下,民间高利贷、三四线房地产大跃进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吸储工具依次粉墨登场,到目前看,基本上灰头土脸。这里面,传统土豪深陷投资泥潭的案例比比皆是。而这种有效投资渠道的进一步匮乏,让本应顺大势下行的商业地产行业获得生机。

 

在市场利率高企的当下,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价值,从以往的收租获利进而成为客户的私人融资平台——能获得接近行政利率的贷款,似乎成为新一代客户的普遍共识。在这种价值共识下,来自各行各业的幸存者和新生力量,纷纷持币涌入商业地产,作为自己投资组合的标准配置。

 

近期北京标杆项目的成交结果,也从销售业绩和客户结构正面印证了这个判断。

 

商业地产的未来会走向何处?相信每个人见仁见智。我的朦胧感觉,新一代的投资者,理智心态下,会更倾向于组合投资,而这个组合的起点,绕不过商业地产。

0

话题:



0

推荐

王珂

王珂

3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誉翔安合伙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