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投资竞赛中,只靠中场是赢不了球的


世界杯开幕了,老球迷也好,新球迷也罢,总算等来了一场狂欢,可以暂时忘却和中国有关的事情,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房地产,当然,还有中国足球队。

去年,我们整理了一下国内已发行的、面向个人用户的投资产品,尝试着做个归类。随后发现,基本可以用一只
足球队的阵型图来表达。而资金,完全可以视作那只足球,在各个球员(产品)间游走。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球员的阵型和资金的轨迹也会相应改变。


若是按照我对当下投资市场环境的观察,我觉得,
现在的阵型像是一个“3-7-0”,球员们似乎已经放弃了进攻,全面转向了维持状态:

后卫球员(房地产)闲的没事干;

足球(资金)在中场球员(影子银行的债权产品)之间,不断的倒来倒去;

前锋们(以PE为代表的股权投资、海外投资)经过一阵子热闹,现如今已经被换下场,沦为替补。像极了中国足球队经常出现的"熬比赛"的感觉。

我同意很多朋友的解释:这是新一届政府的去杠杆等新措施产生的衍生反应。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点,会出现反应过度
(2011年末,2013年中以及当下)

我们看到,政府在坚决地调整治国方略,客户们也在坚决地观望。而且,客户的观望态度是在逐年增强的。
只不过,以前的客户是持币观望,现如今,观望的行为没有变,但方法升级了——持有(信用等级较高的)债权和房地产伴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宝”裹挟着普罗大众加入到放债军团里,间接导致了从“全民炒房”走向“全民放债”的阶段。

我在想,一支只能在中场横穿的球队,本身的处境就很危险,再加上是中国足球队
(中国的金融机构),其协作水平,在狭窄的中场区域频繁横传,后果可想而知。

于是,市场就会本能的寻找能够“守得住”和“能得分”的行业。这两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扮演了前者,而类似移动互联等诸多新兴领域的企业则扮演了后者。

那么,目前可以看作是硬通货的一线城市房地产,会不会被市场抛弃出局?

记得有一篇文章,在分析研究了拥有半个世纪甚至百年地产商业化发展历程的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后,投资者对“
硬通货”投资产品有了下面的定义,还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

总的来说有以下十点:

1. 能带来稳定和递增的租金、分红、股息收益的资产。

2. 可预期的、有历史多个周期追溯的、有稳定资本增值率的资产。

3. 100%公平及自由交易平台和退出机制的资产。

4. 资本市场下降周期中依然可以获得现金流、租金、分红、股息收益的资产。

5. 资本市场下降周期中跌幅相对较小或波动幅度较小的资产。

6. 资本市场下降周期中依然可以套现、赎回、变现、交易的资产。

7. 可以随时获得银行、金融机构抵押和融资功能的资产。

8. 可传承、无法复制、具有稀缺属性的资源类资产。

9. 能抵御市场涨跌周期、货币贬值、自然灾害及战争威胁的资产。

10. 能提供资金避险机制、离岸避风港、对冲机制的资产。

由上述标准来看,一线城市的不动产几乎满足了上述所有条件。同时也就不难理解,在国内投资环境满目疮痍的今天,客户购置核心资产用来避险的理由。

对应的,在发展前景还不是那么明朗的当下,客户持有着高等级的物业,来让自己的观望成本降低,至少是个不坏的选择。

0

话题:



0

推荐

王珂

王珂

3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誉翔安合伙人

文章